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会议动态
    下载专区

科研成果

我院副院长孙书章文章被河南日报刊登

发布日期:2023-10-20 初审 徐斌 复审 赵紫剑 终审 赵云波 发布 张倍优 浏览次数:[]

1012日,我院副院长孙书章文章《守正创新 价值引领 推动高校金融教育创新发展》被河南日报刊登。


守着创新价值引领

推动高校金融教育创新发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孙书章 代洪甫

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金融市场开放导致我国金融业态发生改变的同时,带来金融理论的创新发展,数字货币及支付体系的变化影响了现代货币理论的有效性;网络、信息和数字技术对金融业态构成了系统性冲击,数字技术及大数据应用带来的信息可靠性风险及信息滥用风险对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金融从业人员在职业伦理教育方面也存在缺失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金融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年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的精神,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健全金融学专业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构建以育人、育才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以打造《金融学》等多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为抓手,全面推进金融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加强对学院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要求教师在自己讲义中体现出自己对课程思政进课堂的理解和实施过程,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觉把金融业态变革、经营模式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的相关理论与我国经济建设、金融安全、社会发展相关方面的知识融合为一体,以案例教学模式,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院根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立足国情、省情、校情,与河南省金融监管局、河南省人民银行联合进行金融职业伦理教育,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努力实现三全育人。

通过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进行大量调研,获取了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了专业优化。为了满足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应对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问题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增设了金融(CFA)、金融学(FRM)两个专业方向,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并对金融学、投资学、保险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梳理,制定新的专业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删除内容相对陈旧的课程,增设了多门与大数据相关的金融学类专业课程和Python等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课程,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围绕行业需求,培养高水平金融人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人才水平培养的关键。最近几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引进了20多位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补充师资,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知识层次新颖、充满生机活力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依托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金融学院对教师进行了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多种教学范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多位教师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教学质量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等。金融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解决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校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与上海金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教育机构联合进行师资培训、安排教师到金融机构、国际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全球范围内金融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的了解和认知,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金融学院已有多位教师通过CFAFRM执业资格考试。此外,通过聘请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把来自实践一线的鲜活的理论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提升金融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是课程提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持教材内容能够涵盖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及时了解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CFAFRM两个专业方向20余门专业课程采用了每年一次更新速度的英文原版教材,这些教材的优点是版次高,理论和案例更新及时,知识结构新颖,但也存在对我国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方面的内容涵盖不够的缺陷。为了培养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所需的金融专业合格人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推进课程本土化和教材的本土化,为此,金融学院鼓励教师编写了多本满足高质量金融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其中《互联网金融》入选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并获得了河南省教材建设二等奖。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夯实课程提质的主阵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优化完善课程教学理念,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明确教学目标,打造高质量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将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借助数字化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通过全过程评价和全方位评价相结合,保证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金融“金课”。3年来,金融学院课程建设成果显著,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各种类型的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河南省级虚拟仿真课程5门,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23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了第七届全国高校经济金融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及课程教学研讨会,邀请全国多所高校的知名学者为我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建言献策。

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为了加强学生对金融业务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金融理论,学校与多家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在金融机构开展现场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金融业态、运营模式的理解;通过与业内人员就我国金融业创新发展相关问题的交流、讨论,提升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每年学校都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大赛、 挑战杯、“东方财富杯”、“金育杯”等各种赛事活动。暑期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渠道,金融学院每年暑期组织几十支队伍,由专业教师带队到山西、贵州等省内外多地调研金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情况、当地金融业态的创新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整理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系列工作,完成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理解到应用的全过程,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3年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遵循《新文科建设宣言》的指导意见,全方位实现了专业优化、课程建设提质、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培养目标。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我院副院长孙书章文章被光明网刊登
下一条:河南日报刊发院长赵紫剑署名文章:强化双轮驱动型金融实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