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化研究生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认知,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3月19日,金融学院组织部分研究生赴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开展研学活动。金融学院副院长谢巧燕和计算经济学院副院长段聪颖共同带队,投资系副主任常龙飞、研究生秘书杨明明统筹组织。

学院师生一起参观了郑商所期货和衍生品博物馆。通过历史影像、实物展陈及交互式体验设备,系统了解了全球期货与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脉络,重点学习了中国期货市场从早期试点到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历程,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红马甲”交易员的传统手势竞价场景。在“期货助农”专题展区,郑商所“保险+期货”模式支持新疆棉花、广西白糖产业规避价格风险的案例生动诠释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此外,期货下单模拟器吸引了学生踊跃体验,通过模拟交易理解合约设计、套期保值等操作逻辑。

在“期衍大讲堂”活动环节,郑商所高级讲师围绕反洗钱和期货市场展开深度解析,内容不仅涵盖期货账户实名制、异常交易监测等制度设计以及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的法定义务,还系统介绍了期货交易的交易流程和核心逻辑,对比分析了期权、互换等衍生品工具的风险特征。

郑商所作为我省乃至全国金融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丰富的行业资源,也是我院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通过“郑商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模拟交易大赛、重点高校联合访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活动,我院期货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学生实操能力和对口就业明显提升,为满足期货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